服用止痛药时别犯这些误区!


服用止痛药时别犯这些误区!

文章插图
服用止痛药时别犯这些误区!
1、吃错止痛药 。
例如患有带状疱疹、三叉神经痛等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应该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 , 又叫做解热镇痛抗炎药 。这类药物主要功效是解热、镇痛 , 部分还有抗炎、抗风湿作用 。有部分患者确服用吗啡 , 他们认为吗啡有最强止痛效果 , 但是吗啡是一种容易成瘾性药物 , 容易上瘾 , 所以不但不能止痛 , 还会产生副作用 。
2、不定时定量服用止痛药 。
止痛药用药原则应该三阶梯止痛原则 , 主要是按时间服用 , 不能当疼痛出现时才使用;根据疼痛程度、规律和首次有效止痛时间 , 按时给药 , 保持药物的血液浓度 , 控制疼痛刺激感在痛阈之下 。在选用药物方面 , 常见的颈肩腰腿痛、各类关节炎等慢性疼痛 , 发热伴有头痛、牙痛、急性扭伤等急性疼痛 , 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 , 如芬必得、扶他林、塞来昔布等 。神经病理性疼痛一般较少选用阿片类药物 , 因其效果较差 。
正确服用止痛药的方法是:
1、交替用药 , 由于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 , 使用最好交替使用药物 , 从而可以不依赖增加剂量而达到止痛效果;
2、止痛药的给药剂量应该由小到大;
3、根据阶梯给药 , 非阿片类药物作为治疗疼痛首选药物 , 在所用药物、剂量以及用法不能达到止痛效果时 , 才开始选用弱阿片类药物;有疼痛的癌症患者应果断地采取各种治疗措施 , 使患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能减轻痛苦 。应该按阶梯给药;
4、按时给药 , 要根据患者疼痛程度、规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时间 , 应按时给予止痛药 , 以保持血药浓度稳定;
5、针对中、重度疼痛 , 要使用两种以上药物 , 这样能减少止痛药的用量和副作用 , 同时也能够增强止痛效果;
6、顽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 , 应遵医嘱进行控制 , 一定要规律控制 , 并在疼痛消失后再维持用药一段时间 , 以避免复发 。
长期服用止痛药的危害
1、损害造血功能 。一些止痛药长期或过量服用 , 可对造血系统及白细胞造成损害 , 引起粒细胞减少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凝血障碍等疾病 。
2、过敏反应 。许多止痛药可引起哮喘、荨麻疹、过敏性鼻炎等 , 特异体质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。
3、胃黏膜损害 。长期或大量服用止痛药 , 尤其是空腹使用后 , 可出现上腹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饱胀、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 。严重的可致胃黏膜损害 , 引起胃出血 。
4、导致肾功能不全 。止痛药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已占药物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的37% , 其中消炎痛制剂引起的肾损害占大多数 。
5、引起中毒性肝炎 。长期或大量服用扑热息痛可影响肝功能 , 引起中毒性肝炎 。
6、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。可出现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耳聋、弱视、嗜睡、失眠、感觉异常、麻木等 。
7、诱发肿瘤 。一些止痛药长期服用可诱发肾RUTOY癌、肾盂癌、膀胱癌等 。
8、损害听力 。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致听力下降 。
9、出血倾向 。水杨酸、阿斯匹林等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内的形成 , 使凝血酶原在血中含量下降 , 还能影响血小板的生理功能 , 使凝血时间延长 , 凝血功能受影响 , 引起出血倾向 。
【服用止痛药时别犯这些误区!】 10、诱发胃溃疡 。水杨酸类、阿斯匹林、消炎痛等药物可刺激胃粘膜 , 引起严重胃肠反应 , 诱发胃溃疡 , 甚至胃出血及穿孔 。

    推荐阅读